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西湖 北宋 · 舒亶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八一、《舒懒堂诗文存》卷三、《四明文献考》第二八八页、《四明图经》卷一○、嘉靖《宁波府志》卷一九、《敬止录》卷六、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二六○、咸丰《至正四明续志》卷一一
湖在州城之西南隅。
南隅废久矣,独西隅存焉,今西湖是也。
其纵南北三百五十丈,其横东西四十丈,其周围总七百三十丈有奇。
其中有桥二。
绝湖而过,曰憧憧,天禧间直馆李侯夷庚之所建也。
然僻在一隅,初无游观,人迹往往不至。
嘉祐中,钱侯君倚始作而新之,总桥三十丈。
桥之东西有廊,总二十丈;
廊之中有亭,曰众乐,其深广几十丈。
其前后有庑,其左右有室,而又环亭以为岛屿,植花木于是,遂为州人胜赏之地。
方春夏时,士女相属,鼓歌无虚。
亭之南小洲,前此有屋才数椽,乃僧定安守桥之所。
后浸广,今遂以为僧院,寿圣是也。
其西又有佛祠四。
并其东,皆乡士大夫之所居。
其北有红莲阁,大中祥符中章郇公尝倅是州,实创之,有记在焉。
阁之北,即郡酒务。
故时使人即湖以汲水,劳费甚,乃堤湖之中,畜清流,作楼于其上,以辘轳引而注之,至今以为便。
然是湖本末,《图志》所不载。
其经始之人,与其岁月,皆莫得而考。
盖尝闻之父老,明为州,濒江而带海,其水善泄而易旱,稍不雨,居民至饮江水。
是湖之作,所以南引他山之水,畜以备旱岁。
始未之信也。
熙宁中,岁大旱,阖境取给于其中,湖为之竭;
既又穴为井,置庐以守之。
虞君大宁,尝记其事,刻石于寿圣院,乃知父老之传不诬也。
钱侯去,距今几三纪矣,而湖辄浸废不治。
其亭南,既堤以为放生池,濒湖之民,又缘堤以植菱芡之类,至占以为田,淀淤芜没,几不可容舟。
元祐癸酉,刘侯纯父来守是邦,适岁小旱,乃一切禁止而疏浚之。
增卑培薄,环植松,复因其积土,广为十洲,而敞寿圣之阁,以其名名之,盖四时之景物具焉,湖遂大治。
然其意,初不在游观也。
古人于事,盖不茍作。
惟其利害伏于久远难知之中,所以后世贵因循者,或莫之省,而好功之士,至乐为之纷纷也。
明有数湖,危于废者,不特是湖也。
若刘侯,可谓有志于民矣,故具论之,以冠诸图,庶来者有考焉。
元祐甲戌三月
刘珵不可除转运使元祐六年八月 北宋 · 范祖禹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四三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六四
新除成都府路转运使刘珵,与蔡确交结丑迹,士大夫所共知,必不能正身率下。
乃使之按察一路,黜陟官吏,稽于众论,皆谓不可。
刘珵等与当职官排定保甲诏熙宁五年七月丙申 北宋 · 宋神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四五○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三五
殿中丞刘珵著作佐郎李黼、大理寺丞潘监、奉礼郎汲光、前缙云郭逢原东明县张元方分行滑、郑、许、曹、陈、亳等州,与当职官排定保甲,其条约并依开封府例施行;
如官吏不职,委司农寺及本路监司按劾。
西湖十洲 松岛 北宋 · 刘珵
七言绝句 押阳韵
耻随杨柳娇春色,厌近芙蕖(《延祐四明志》作递)暗香。
直干凌霜终偃蹇,愿为一柱壮明堂宋张津《乾道四明图经》卷八 《乾道四明图经》卷一○舒亶西湖记》:湖在明州城之西南隅,元祐癸酉刘侯纯父守是邦而疏浚之,积土为十洲。)
米芾云山画卷 南宋 · 曾觌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五七五、《壮陶阁书画录》卷五、《珊瑚网》卷四、《蕴真堂石刻》卷三、《式古堂书画汇考》卷一四、《续书画题跋记》卷四
元章早年涉学既多,晚乃则法钟、王。
元祐初作也。
风神萧散,所谓天成者,非世间墨工椠人之可髣髴。
伯玉出以相示,因书其后。
绍兴壬午仲冬晦日,平丘曾觌纯父
衣冠之后卖子于非类归宗后责房长收养判 南宋 · 翁甫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七八六、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卷八
父子,人伦之大,父老而子不能事,则其罪在子,子幼而父不能养,则其责在父。
刘珵衡州知郡孙,有男元老,幼不抚养,而卖与乡民郑七,弃衣冠而服田亩,情亦可怜,此犹可诿也,曰刘珵一时为贫之故。
已而元老不安于郑七家,逃归本父,刘珵固宜复回天理,自子其子矣。
乃复以元老卖与程十乙,则其意安在哉?
可谓败人伦,灭天理之已甚者!
今郑七入词,欲取回元老于已去三年后,此决无复合之理。
元老宦裔,郑七农夫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不应更来识认。
刘珵两将元老卖弄,为父不父,本合勘杖,且与从荫,决小杖二十。
元老牒押往族长万二宣教宅,听从收养。
观此子情貌奸狡,兼所习已乖,请万二宣教严与钤束,庶免堕落下流,为衣冠之玷,亦一美事。